完善口岸平台全方面建设,促进口岸经济发展。打造江海联运长江穿梭巴士,积极推动中日“江海直达”物流项目。加强对“天天班”进口时效管理,落实“减税降费”措施,推动“智慧监管”。加快九江综合保税区建设,打造冷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推进九江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大数据平台建设。
(二)综合客运枢纽:优化布局,加快实现零距离换乘。
九江市域范围内规划形成“4主10次50辅”的交通客运枢纽的布局方案。
完善九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建成九江高铁枢纽工程,改造庐山站,升级改建九江站,提升九江对外形象。依托咸修吉铁路、常岳昌高铁,规划建设修水高铁站、武宁站,形成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城乡枢纽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都昌县蔡岭客运站、共青城市高铁新区交通客运枢纽、瑞昌市客运综合枢纽站等3个枢纽站的建设。
加快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加快建设永修县虬津运输服务站、瑞昌市花园客运站、武宁县杨州客运站、武宁县石门楼镇客运站等50个县乡客运场站建设。
逐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重点推进公交首末站建设,持续增加公交运力投放,实现城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15标台目标。
(三)综合货运枢纽:促进转型,加快实现无缝隙衔接。
结合主要经济产业区、综合交通设施布局,规划九江市域形成“4主4次10辅”的货运枢纽体系。
提升铁路货运枢纽服务能力。提升城西港区、湖口港区、彭泽港区(红光作业区)及城市其他货运需求,形成水铁一体的区域物流组织中枢,兼顾城东港区的水铁联运货运组织。利用瑞昌站、湖口站、彭泽站、修水站、德安站、共青城站、永修站服务各自周边地区的货物运输。
加快物流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九江港彭泽港区红光作业区综合枢纽物流园一期工程、九江城东农产品服务型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为开创物流业发展新局面提供支撑。
推进城乡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乡镇邮政网点、乡镇综合服务站、电商服务站等设施,健全乡镇村等物流节点体系。
专栏4: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
客货运码头:完成湖口港区洗舱站项目、城西港区砂石集散中心码头、湖口港区银砂湾作业区综合码头、彭泽港区矶山作业区矶山园区公用码头、石化芳烃项目系统配套第二油品码头改造项目、城西港区赤湖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瑞昌港区金丝作业区码头整合提升工程、彭泽港区华亿石油化工物流公用码头工程、湖口港区船舶LNG加注工程、城西港区九江市城区饮用水源保护搬迁还建安信物流公用码头工程、国家能源集团九江发电有限公司煤码头干灰泊位改建工程等项目建设。促进彭泽港区矶山作业区马当散货码头工程、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的开工建设。
疏港公路:完成湖口县银砂湾作业区至彭湖高速大垅出口疏港公路、湖口县屏峰作业区至三里疏港公路、彭泽县彭郎矶作业区疏港公路、彭泽县矶山作业区疏港公路、彭泽县红光至定山疏港公路、都昌县城区作业区疏港公路、庐山市环山公路至神灵湖作业区疏港公路等疏港公路的建设。
综合客运枢纽:完成九江高铁枢纽工程建设,改造完成庐山站,改建九江站,规划修建修水高铁站、武宁站,推进都昌县蔡岭客运站、共青城市高铁新区交通客运枢纽、瑞昌市客运综合枢纽站等县级枢纽站建设,加快建设永修县虬津运输服务站、瑞昌市花园客运站、武宁县杨州客运站、武宁县石门楼镇客运站等50个县乡客运场站建设。
货运物流枢纽:完成九江港彭泽港区红光作业区综合枢纽物流园一期工程、九江城东农产品服务型物流园区、湖口钢铁产业服务型物流园区、共青城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建设九江市港口型国家型物流枢纽、九江市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等物流枢纽。完善镇村物流站点的建设。
?
增强交通运输对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撑服务能力,统筹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服务区域重大战略。
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积极构建开放、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把九江打造成区域性交通门户城市。重点加强与南昌、福州、上海等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并围绕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交通运输效率大步提高,吸引外部资源为九江所用。加强同湖北、安徽两省沿江城市的联系,鼓励沿江县(市、区)加快与安徽宿松、望江和湖北黄梅、武穴等地的联动发展,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顺畅的集疏运体系。
(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强化九江、南昌两市中心城区的联动发展,加强九江区域内各县(市、区)及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对接,科学统筹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推动大南昌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建设九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培育建设修水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推进京九通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强化提升沿江水上运输通道功能,推动昌九沿线、沿江产业集群聚集、区域开发合作、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过江过湖通道建设,加强与长三角交通对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九江与沿江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水平。
(三)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全过程治理体系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督指导,履行好主体责任,推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功能,由“通达”提升为“舒安畅美”,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
深刻把握新形势对交通运输服务供给的新要求,加快形成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和经济高效的货运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一)打造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体系。
强化旅客联程运输发展。复航开通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深圳、海口等6个航点,推动构建通达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等国内主要城市群的航线网络体系,实现与全国重要城市2-3小时的航空通达。强化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在线网、车站、客流等全方位的衔接匹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换乘”。加强推进毗邻公交发展,推进九江与瑞昌、庐山、彭泽、小池、德安等县市公交化班线常态化运行;新辟九江至南昌、景德镇、长沙、武汉、合肥等省市际长途班线。
提供高质量客运服务。推进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网络融合、有机衔接。支持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提高普速铁路服务质量。促进航空服务网络干支有效衔接,优化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提高航班正常率,丰富航空运输产品。鼓励传统巡游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巡游车与网约车平台合作。优化调整已开通的镇村公交功能和线路走向。大力发展自驾车和房车营地,开发水上旅游,推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
提高客运服务普惠水平。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强客运服务人文关怀,推进客运场站无障碍设施改造,强化老弱病残孕等群体服务保障。
(二)构建经济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建设高效物流运输网络。积极打造高铁动车货运基地和高铁物流集聚区,同步推进高铁枢纽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完善物流基地、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四级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完善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公转水”重点项目建设。建设水运为纽带的江海联运、江河联运、水铁联运、水公联运的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实现九江至上海、重庆“天天班轮”常态稳定运行,加强对接、开通中欧班列的力度。
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加快健全生产、运输、仓储、流通、配送全链条流通网络,构建“通道 枢纽 网络”的流通体系。建设区域性物流园,规划建设城西赤湖临港物流园区、城东彭泽临港物流园区,完善港口码头、疏港铁路、疏港公路等设施。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冷链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使用标准化运载单元以及轻量化、新能源等节能环保冷藏保温车型。
强化枢纽和物流节点协同。加强九江港与上海物流枢纽水路运输、重庆港集装箱业务、上海重庆两地汽车滚装运输业务协同,与南昌港水水中转业务协同,与南昌空港保税贸易业务协同。整合既有铁路货站资源,加强跨区域运输,适应新形势下区域内运输需求。合理定位公路物流节点功能,确定各个公路物流园区的定位与功能划分。
(三)健全创新优质的运输服务体系。
着力推进装备技术现代化。加大对老旧重型客货运车辆报废更新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购买科技含量高、技术性能好、高效低耗的专用车辆。
持续维修行业高品质发展。推动九江市“传统汽修”向“互联网 汽修”转变,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方式开拓汽修后市场。持续推进机动车维修连锁品牌发展,积极谋划汽车维修企业集中化布局。注重本地连锁快修品牌的培育,深化建设“绿化汽修”。
大力提升驾培服务水平。开发推广移动终端“智慧驾培”APP,拓展学车人的合法、正规学车渠道。谋划建设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基地,持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
(一)重点提升智慧交通水平。
建设九江航运中心信息化平台。聚焦九江航运中心信息化建设要求,规划建设平台为“一中心九系统”,集航运咨询、航运交易、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航运大数据等功能于一体。
推动基于交通大数据平台的深度应用。基于大数据的交通路网、复杂天气、事故、突发事件等动态分析,协助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交通网络通行情况,提高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执法效率,同时为广大民众交通出行提供便利。
优化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 等先进技术,加强公交运行监测,实现公交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智慧公交系统的建设,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加强各类出行服务信息的融合应用,根据出行需求灵活定制提供全程化一体化信息服务。倡导“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谋划推动打通多种交通方式的壁垒,推动利用同一APP覆盖所有交通方式的查询、下单和支付等功能。
实施智慧物流发展战略。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物流互联网,引导基础设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建设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物流企业信息开放体系和机制,强化物流信息开放共享。
强化行业治理整合能力。建立健全与大数据驱动行业治理相匹配的机制和环境,完成九江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以及九江运政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促进移动巡查、线上执法、源头检查等功能的整合、联动,完成货物装载源头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巡查系统优化、交通运输行业移动应用平台建设。
强化基于大数据的辅助决策支持能力。把握交通运输的发展态势和内在规律,充分利用高分遥感广域覆盖、图像更新较快等技术特点,开展在交通规划、建设监测、行业执法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二)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积极响应低碳交通建设要求。按照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碳中和、碳达峰的要求,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到交通运输各环节。
支持发展低碳型交通制造产业。积极支持市内相关科研院校和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低碳货车、绿色船舶等交通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充分发挥九江区位优势,吸引一批成长空间大、聚集能力强的交通制造企业落地落户,打造交通制造产业链。
打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