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一体高效。建成以九江市综合客运枢纽为主,城区客运站为辅、乡镇客运站为补充、农村招呼站为一体的客运场站体系。大力建设九江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发挥全省唯一一类水运口岸通江达海的优势,打造九江港服务全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的物流枢纽中心。
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惠普优质。服务公众出行由“便其行”向“悦其行”转型,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中心城区公交方式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比例达35以上;城市公交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持续提升,无障碍设施持续改善
创新绿色平安运输发展不断加强。“两客一危”车辆和重点营运货车实时位置监测覆盖率达100,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电子运单应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和运输站场、大型桥隧等关键节点实时状况监测覆盖率不低于70。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期生态保护全面实施,绿色公路、绿色港口建设逐步推进,生态景观交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安保设施完备、安全监管到位。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充分,反应迅速。
至2035年,九江成为“快速通道完备、高速路网齐全、国省道质量优良”的全国性交通门户城市,“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大运输”的水陆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新格局全面形成。旅客换乘速率高效,港城货运通达顺畅,促进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形成,实现打造交通强市的目标,助力推动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成。
九江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目标一览表
类别
指标项目
2020年
2025年
备注
基础设施
公路
1.公路总里程(公里)
23996
24668
预期性
(1)高速公路里程
690
774
预期性
(2)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
1698
1791
预期性
(3)三、四级公路里程
20918
22013
预期性
(4)等外公路里程
690
90
预期性
2.普通国道一级及以上比重()
18.58
27.44
预期性
3.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比重()
74
81.98
预期性
4.县道三级以上公路比重()
45
70
预期性
5.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重()
47.4
60
预期性
6.普通国道优良路率()
93.5
85以上
预期性
7.普通省道优良路率()
87.6
85以上
预期性
水运
8.航道总里程(公里)
967
902
预期性
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
245.5
294
预期性
9.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15274.53
20000
预期性
铁路
10.铁路总里程(公里)
535
647.84
预期性
其中:高速铁路里程
142
223
预期性
运输服务
客运
11.城市公共交通站点300米覆盖率()
70
预期性
12.中心城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
11.4
15
预期性
13.中高级客车占营运客车占比()
100
预期性
14.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
3A
4A
预期性
货运
15.货运车辆里程利用率()
65
预期性
行业管理
智慧
16.普通国省公路重要节点监测覆盖率()
100
预期性
绿色
17.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占比()
100
预期性
18.交通运输CO2排放强度下降率()
7
约束性
安全
19.较大以上等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率()
20
约束性
本次规划从综合运输通道、综合运输网络、综合交通枢纽、基础支撑、运输服务体系、智慧绿色平安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产业发展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九江“十四五”时期并展望到2035年后市域交通布局变化。
完善京九、九抚“双轴”通道能力。强化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高速铁路出省通道建设,完善环鄱阳湖高速公路网,提升城际联系质量与速度。加强赣粤间高速公路扩能改造,重点填补通道空白区段,推进九江与湖南、湖北省际高速铁路建设,促进九江与上饶、抚州地区联合发展。
提升长江沿江通道运输能力。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联动赣江、信江等高等级航道,助力提升长江干线航道能力,大力推进沿江高铁建设,补齐至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短板。
强化武井韶、武德都、九上、常昌杭通道。重点补齐九江市域西南、中部通道空白区段,补齐铁路、高速公路短板,促进九江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等地的联合发展。
五、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建设高品质快速交通网。高速铁路方面,围绕打造九江“双十”字型轨道网,继续推进安九高铁、昌九客专建设,争取新开工建设咸修吉铁路和常岳昌高铁,推进长九池高铁前期研究,打造九江区域铁路枢纽地位。高速公路方面,规划形成“七纵四横三联”网格状高速公路网,按期完成武宁至通山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重点推进都九高速过湖段扩容工程、通城(赣鄂界)至铜鼓高速公路、九江绕城高速至湖北省黄梅县高速公路早日开工建设,大力推动彭泽至东乡高速公路、武宁至阳新高速公路建设;加密高速公路网,重点推进德安至武宁高速公路和瑞昌至武宁高速公路建设。开展永修至都昌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都昌段东延、福银高速南昌至庐山高速二通道和南昌至修水高速公路的前期研究工作。民航运输机场方面,加快发展九江庐山机场,重点推进建设共青城、修水、瑞昌通用机场,加快都昌、庐山西海、武宁机场的前期研究工作,基本实现通用机场兼顾通航服务的运输机场目标。
专栏1:快速交通网建设重点
高速铁路:建成安九高铁、昌九客专,争取新开工建设咸修吉铁路和常岳昌高铁,推进长九池高铁前期研究。
高速公路:按期完成武宁至通山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重点推进都九高速过湖段扩容工程、通城(赣鄂界)至铜鼓高速公路、九江绕城高速至湖北省黄梅县高速公路早日开工建设,推动彭泽至东乡高速公路、武宁至阳新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德安至武宁高速公路和瑞昌至武宁高速公路建设。开展永修至都昌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都昌段东延、福银高速南昌至庐山高速二通道和南昌至修水高速公路的前期研究工作。
运输机场:加快发展九江庐山机场,重点推进建设共青城、修水、瑞昌通用机场,加快都昌、庐山西海、武宁机场的前期研究工作。
?
完善高效率干线公路网。普速铁路方面,重点推进疏港铁路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及延伸线和彭泽红光作业区疏港铁路建设,增强港区货运功能;同时积极推进赣江新区与永修、共青城、德安及西海的市际轨道项目,提升大南昌都市圈网络衔接效率。普通国省道方面,优化调整九江市普通国省道公路网络布局,按照“补短板、强弱项、促衔接、提服务”的思路,建设提质升级工程、城镇过境路段工程、瓶颈路段工程、“白改黑”工程等。内河水运方面,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补充水上服务区、公共锚地等公共服务设施。过江过湖通道方面,大力推进过江过湖通道建设,推动九江一江两岸无缝对接,规划建设9条过江通道和1条过湖通道。
专栏2:普通干线网建设重点
普通铁路:建成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及延伸线和彭泽红光作业区疏港铁路;积极推进赣江新区与永修、共青城、德安及西海的市际轨道项目建设。
普通国省道:重点推进昌九发展大道二期及过江通道工程、G351、G353、G316、G105、G530、G220、S221、S214、S218、S209、S406、S305、S401、S405等国省道改造升级,至2025年,完成普通国省道新改建里程约176公里。
内河水运:完成信江(双港至褚溪河口湖区)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修河(双井至抱子石)六级旅游航道整治工程。建成九江彭泽红光水上综合服务区、骨牌洲、棉洲圩锚地等公共服务设施。
过江过湖通道:建成合安九高铁过江通道,重点推进九江至黄梅过江通道、都九过湖段扩容工程、昌九发展大道二期公路、宿松至彭泽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开展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九江至小池过江通道、彭泽至望江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
建设广覆盖基础服务网。农村公路方面,重点加快县道升级改造,有序实施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和窄路面拓宽改造。旅游公路方面,以环庐山西海、环鄱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圈为中心,提升周边旅游通道的道路等级和通行环境,真正实现九江旅游“畅、安、舒、美”。
专栏3:基础服务网建设重点
农村公路:完成县道升级改造500公里、路面宽度5米以下的通行政村窄路面拓宽改造600公里、县乡村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500公里,高标准打造300公里美丽生态文明路。
旅游公路:重点完善G316、G315、G220、S214、S209、SL04等旅游通道的提升道路等级、改造路面、更改路线的建设。
?
(一)区域航运中心:多式联运,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
聚力大型公用码头建设,提升港口通过能力。围绕九江区域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打造九江港综合水运母港。重点推进瑞昌港区金丝作业区码头整合提升工程、城西港区砂石集散中心码头工程、湖口港区银砂湾作业区综合码头、彭泽港区矶山作业区矶山园区公用码头等大型公用码头建设,提升九江港口通过能力,力争到2025年底,九江港货物通过能力达到3亿吨。
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利用长江九江段6米水深航道,保证万吨级货轮直达九江,积极推进创建赣江、信江段高等级通航条件。加快推进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及延伸线、彭泽红光作业区疏港铁路建设,适时推进城东港区石化总厂货运站铁路支线可行性研究。积极推进疏港公路施工建设,打通港区“最后一公里”,根据港区工业园、物流区的分布情况,合理衔接各园区出入口,为港区货运车辆提供优良的运输条件。
夯实航运基础,健全航运服务功能。保障九江—上海国际集装箱公共支线有序开展;开展昌九集装箱公共支线运输。大力推进“赣沪通”,九江至洋山港“天天班”、南昌至九江小支线;谋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