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驾校 >> 学车技巧 >> 正文

大学生方程式了解一下~

2022/3/29 4:10:06 来原:本站原创 次点击196次 标签:方程式学车

来源时间为:2022-02-28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文章

总阅读

评论

1

大学生方程式了解一下~

2022-02-2820:46

来源:

原标题:大学生方程式了解一下~

一项勇往直前的挑战;

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

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场心系赛车的梦想!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

入选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观察竞赛项目名单

历经十余载的发展,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在各大高校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成功入选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观察竞赛项目名单!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FormulaStudentChina)包括四个分赛项:

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

BajaSAEChina

2、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燃油车)

FormulaStudentCombustionChina

3、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

FormulaStudentElectricChina

4、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

FormulaStudentAutonomousChina

赛事发展历程

×

2010-2021-未来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创立于2009年,是一项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致力于为国内精英汽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搭建公共平台。2010年举办首届油车赛(FSCC),之后在2013年开展电车赛(FSEC),2015年开展越野车赛(BSC),2017年开展无人车赛(FSAC)。目前系列赛事注册参赛院校244所(其中985高校19所,211高校39所),车队注册总数420支。从2010年举办首届至今(2021年)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年,直接参与学生26532名,参与学生超4.7万名,学生独立自主设计制造赛车1600余台,出国参赛58队次,获得国际奖项35项,撰写技术论文上万篇。赛事具备学科融合性高、专业性强、学术氛围好、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面等特点。

参赛大学生组织团队每年独立自主设计、制造、调试一台方程式赛车。设计制造过程中除考验团队工程实践能力,还考量团队工程管理、商业营销、成本控制、招商宣传等全方位能力。每一台方程式赛车都是一群有志青年倾注一整年时间的智慧和工程成果,也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

目前赛事培养人才涵盖:汽车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整车测试工程师、CAE分析工程师、无人系统架构工程师、成本造价师、车辆营销策划人员、新媒体传播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为加强专项人才培养,做到精准培养,赛事衍生成立了诸多专项能力培训平台,包括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全国队长会、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电气系统安全员培训、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整车试验员培训、线上竞赛(CAE工程能力培养)、赛事新闻官培养计划等。

赛事紧跟行业的发展路径,深度促进产教研全方面合作,为行业培养亟须人才。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汽车人才黄埔军校,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

赛事介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BSC)

面向群体:职业院校、本科

能力要求:

对汽车相关知识有较强的应用和动手能力;

能建模;会仿真;

懂得机械加工工艺;

团队可以完成车辆的装配、维修、保养和调教。

难度级别:★★

巴哈大赛(BajaSAEChina)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15年发起主办的,是一项适合职业院校和本科低年级学生参与的汽车设计和制作竞赛。各参赛车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使用同一型号发动机,设计制造一辆单座、发动机中置的小型越野车,参与包括牵引力、操控、爬坡、耐力等多个项目的角逐。此项赛事起源于美国,参赛学生可掌握汽车结构设计、制造、装配、调校维护、市场营销、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为我国汽车产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是我会所有赛事中最基础的一个。

首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于2015年8月在山东潍坊举办,共有43支车队报名参赛,其中大学18所,职业学校25所。此项赛事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汽车产业变革背景下创造的又一项教育培训项目。2016年,参赛车队迅速增至63支;2017年,报名参赛车队达到94支,并且有了(以职校为主的)乌兰察布站和(以本科为主的)襄阳站两站赛事;2018年,报名102支车队,共有85支车队到达比赛现场参加了本届赛事的比拼。2019年启动了电动巴哈项目,赛季共报名了110支车队,其中有11支为电动巴哈车队,举行了襄阳站、长白山站两站比赛。2020年由于全球疫情原因未能组织线下比赛。2021年在湖北襄阳重启赛事,共有98支车队参赛,其中11支电动巴哈。

BSC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过程,大赛以兴趣为导向,崇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现代职教精神。目前中国拥有汽车相关中职院校3000余所。考虑到现有巴哈大赛设计难度大、投入成本较大、入门门槛高,对于大多数高、中职院校的设计制造能力存在瓶颈,因此有计划启动巴哈大赛标准车组,通过标准车型的组装和调试,培养中职学生对车辆结构、装配、调试、维修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以赛促教的实践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个人专业技术能力,提高赛事的整体参与度及覆盖面。

由于巴哈赛事4小时耐久赛环节而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娱乐性,未来在国家扩大内需、加强旅游产业、一带一路等政策的综合推动下,巴哈赛事可以吸纳普通车迷参赛,是最有可能打造为娱乐化、商业化的项目。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C)

面向群体:本科

能力要求:

精通汽车构造及原理;

有较强设计和仿真能力;

能完成燃油动力系统的设计与标定;

具备方程式赛车项目正向开发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难度级别:★★★

为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与科技进步,为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战略奠定人才基础,2010年,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应运而生。

首届赛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易车集团以及中国二十所大学和一所职业大学的汽车院系联合发起举办。赛事号召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在一年的时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汽油动力赛车。

这项赛事是一项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致力于为国内精英汽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搭建公共平台,同时,通过全方位考核,提高学生们的设计、制造、成本控制、商业营销、沟通与协调等五方面的综合能力。由于设计是完成赛车的前提,因而FSCC这项赛事的技术难度远高于巴哈大赛,是培养未来合格汽车工程师的必经之路。

FSCC赛事直接培养了1万余名本科和硕士生,参与过车队的学生总数超过4万人,目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汽车行业中效力,部分精英人才已在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研发部门崭露头角。2016年FSC大赛的冠军同济大学车队代表中国车队参加2017年“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取得了单项“直线加速赛”全球第一、总成绩第12名的佳绩。2018赛季该平台引入了网络直播平台,现场达到了2000多万点击量。

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

面向群体:本科、研究生

能力要求:

精通汽车构造及原理;

有较强设计和仿真能力;

能独立完成80kW整车电气系统总成的开发和设计;

具备方程式赛车项目正向开发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难度级别:★★★★

尽管2013年已经出现电动赛车,但由于总数有限,因而2013至2014年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一直采取油、电并赛,分别计算成绩的赛事模式,即使在大学和企业界都并非完全成熟的技术,学生们需要边学边做。

2015年,由于电车赛和油车赛均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加之国家政策鼓励、产业投资趋热、技术逐渐成熟的大环境,“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C)”的电动汽车组别正式独立,以“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独立成赛。

首届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蔚来汽车独家冠名,易车公司作为赛事的独家战略支持,于2015年11月3日在上海奥迪国际赛车场(F1赛车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30支大学生车队参与了角逐。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年销量需突破100万辆,到2025年则需达到300万辆。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设计创新人才,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无疑是顺势而生。截至目前,FSEC大赛所培养的优秀人才,大多进入各新能源车企、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研发部门工作,实现了本赛设立的初衷。

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FSAC)

面向群体:本科、研究生、博士生

能力要求:

精通汽车构造及原理;

有较强设计和仿真能力;

具备整车电气系统的操作和调试能力;

具备搭建无人驾驶系统安全架构的能力;

团队能完成无人驾驶各类算法的编译和测试。

难度级别:★★★★★

2016年,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概念由于产业升级而突然成为热点。在前几项赛事已经稳固的基础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推出了科普中心系列赛事中最高水平的创新大赛——“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面向国内各高校的硕士、博士生群体,培养包括汽车、电子、自动控制、通信、自动化、光学等领域的高端跨界人才。由于无人驾驶技术具有超前和跨界的双重特点,尚无一家车企来得及对此技术做出完整布局,更无人才可以吸纳。而本赛事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对无人驾驶技术所需的尖端人才进行技术测试和路径验证,从而可以借助本赛事进行商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同时,我们也将对创业企业、车企开放这一赛事平台,让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把这一赛事当作其众创平台,积累和无人驾驶技术,从而促进产业的快速成长,为国内产业界占领国际无人驾驶技术领先地位争取机会。

截止到2020赛季,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注册车队总数量超过50支。

上海驾校

驾校介绍

上海学车

学车须知

科目类别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学车技巧
驾照考试
驾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