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驾校 >> 学车技巧 >> 正文

会员佳作|王大斌:大连学车族

2021/4/5 3:03:14 来原:本站原创 次点击289次 标签:大连学车

大连姚家考场的冬天,机动车移库考试正在进行,俗称桩考。

我爱大连千千万大连待我如初恋

—大连学车族(专题组照)

1992年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刚刚铺平路面还没完全配套的大连姚家驾驶员训练基地就在强大的学车热潮中匆匆投入了使用。数以千计的新学员站在寒风中接受驾驶培训,那年特冷,天空有时还飘着雪花,庞大的学车群体却给偏远的姚家带来了少有的人气,他们的年龄不同、职业身份不同,却能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为了一纸驾照,也为了各自的生活、职业和前程。在教练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学员,统一编号练车。

大连山道沟考场,一大早晨这里挤满报名参考的学员。

通过了笔试的学员们来到大连姚家考场,开始在这里接受为期3个月的驾驶培训。

驾驶培训是这样的,一名学员一天可以上车4次,一次15分钟。

时下,在证明个人身份和某种资历的证件中,越来越多人的口袋里,增加了这样一种证件——驾驶证。不次于“文凭热”的“驾驶证热”,正悄悄地在辽东半岛的大连市升温,驾驶证成了社会中另外一种“文凭”。考取这样一份“文凭”,费用相当于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培训价格却是看涨不降,报名学车者与日俱增,直到驾校无力接纳。学员排队等候入班长达数月,驾驶培训成了无须作广告效益的最热门行业。如果说14年前(指1980年)拥有私人轿车还是天方夜谭,如今在有的家庭已成为现实。市场经济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轿车的价格,虽然对于普通家庭仍如天文数字,但对于少数“先富家庭”不过是一件“大件”而已。拥有这一超前的“大件”已越来越强烈地体现在人们学车的渴望之中。

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场地划线。

冬季的早晨是紧张而忙乱的,学员要为教练车水箱加水、人工摇动把杆起动车辆等。

1993年1月的姚家考场,手套是移库训练的临时标志。

在改革开放1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驾驶员培训行业和机动车市场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到了上个世纪末期,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发生重大变革:学驾照无需介绍信,民营驾校开始占领市场。培训价格在当年达到峰值后也开始回落,驾校培训推广招生早已进入广告营销市场,驾校之间形成了市场竞争关系。轿车的价格对于普通家庭收入来讲已不再是天文数字,中国轿车进入家庭的时代来临了。

这组照片拍于1992年12月至1993年3月。

准备告别自行车时代的年轻人正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训练。

大连姚家考场,车少人多,一天下来学员更多的时间是站在场外观摩。

在大连姚家考场不仅要学驾驶,还要学维修。

自己动手排除教练车变速杆的故障。

大连姚家考场,大解放是学习B票的主要教练车。

阳光下棉袄里的梦境依然是寒冷。

没有保温杯的年代,想喝水的学员只能是怀抱暖瓶了。

姚家考场的午餐。

大连姚家考场,女学员与男教练。

大连姚家考场特制的避风棚,可以车地两用。

大连姚家考场,收工了。

大连山道沟考场待考学员的心情好紧张哟。

大连山道沟考场,冬季考试经常会遭遇恶劣天气。

作者简介

王大斌,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原大连日报社摄影美术部主任。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纪实摄影作品陆续发表于《中国摄影》杂志、《大众摄影》杂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香港《摄影画报》、香港《摄影艺术》、台湾《中时周刊》等海内外20多种报刊杂志,其中《针灸中国》、《学车族》、《北方秋菜大阵》等专题摄影的关注度较高。

上海驾校

驾校介绍

上海学车

学车须知

科目类别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学车技巧
驾照考试
驾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