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康行远通讯员夏雪亭
对于嘉兴市民来讲,今后学车都可以自主灵活把握时间了,而且还可以自由选择教练员,实现“先培后付”,彻底打破了“一个师傅教到底”的传统学驾模式。近日,记者从市运管局获悉,目前,全市58家驾培机构、所有小型车辆全部完成“先培后付”模式改革,教练与学员由师徒关系转变为“服务员与消费者”,把学员利益放在第一位,推动驾培服务水平提升。
58家驾校全部完成新模式改革
传统学车模式要求学员在学车前先缴纳全部学费,然后听从驾校教练的安排,进行一车多人的学习,部分学员认为这样学车费时又费钱,且学员之间互相干扰、无意义陪练,影响学车效率。
“驾培行业一贯采取学费一次预付模式,导致传统驾培模式在资金安全、教学服务以及学员权益等方面存在较多弊端。”市运管局驾培科负责人称,2015年,我市“良骏驾校事件”因驾校资金链断裂,导致在册的3000余名学员培训无法进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也给驾培行业预支付的消费模式敲响了警钟。自2015年10月起,我市启动“先培后付”改革,这一创新模式颠覆了整个传统的学车流程,学员学车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选择不同时段、不同教练员学习,按课时收费,先学后付,满意付费,培训收费更加合理、公开、透明,学车更方便、灵活,也更高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创新实践,到今年6月1日,全市58家驾培机构、3600多辆小型教练车,全部完成“先培后付”模式改革,全市驾培行业“先培后付”率达双100。“这次驾培模式的改革重心是制度层面创新、营造制度环境供给,从而创造市场新需求。”上述负责人称,通过改革,不仅改变了驾培机构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的方式,新的“先培后付”模式,不仅维护了学员的利益,也确保驾培资金更为安全,倒逼驾校转型发展。
两种“先培后付”模式可供选择
记者了解到,根据驾培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学员需求,我市在推进“先培后付”驾培模式改革中,推出了“分阶段式先培训后付费”和“vip式先培训后付费”两种模式。驾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在两种模式中择一开展。
其中,“分阶段式先培训后付费”模式,学员报名学驾时通过现金、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缴纳术科学费,其中学费中的一部分资金由第三方(银行)进行资金保存作为留存资金,第三方留存的资金在学员学车过程中,按学员每日学车学时进度由银行将留存资金划拨驾校,上述操作全部由后台计时系统与银行结算系统串联实现。而“vip式先培训后付费”模式中,学员可自主预约学车时间、自主选择教练员,在完成预约学时训练后,学员将确认所学课程内容和对教练员服务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满意后再付费。
“把学员利益放在第一位,促使学员、教练员、驾校三方受益,是此次‘先培后付’驾培改革的最大初衷。”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称,各驾培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改革。目前,全市实行“分阶段式先培后付”模式的驾培机构46家,实行“vip式先培后付”的驾培机构12家,其中平湖市全部驾培机构均实行“vip式先培后付”。据统计,6月1日至17日,全市报名学驾人数8912人,其中选择“vip式先培后付”学员1494人,占16.7。
促行业转型发展拓展智慧驾培
“目前驾培业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是供求逐渐失衡,产能逐渐过剩。”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称,此次“先培后付”驾培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驾培教学的框架模式,加剧了市场化竞争,将促进驾培行业重新洗牌,实现结构性调整。另外,“vip先培后付”模式能提供多项个性化服务,引导了驾培机构创造有效供给,满足高、中、低的多层次学车消费,激发学车需求,提升教练员的教学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在改革背景下,我市还充分利用“互联网+驾培”,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信息端、管理平台端以及公众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嘉兴智慧驾培体系。目前,我市机动车驾驶培训公众服务平台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约课、远程教学以及学员评价等功能,较多驾培机构为便捷学员也都推出了微信公众服务,提高了培训服务效率和质量效益。
针对行业现状,市运管部门还出台了相关措施,通过制度建设,攻破恶性竞争壁垒,强化驾培行业事中事后监管,推进驾培行业规范、和谐、有序发展。同时,我市还进一步创新驾培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专业化和服务能力。
《嘉兴“先培后付”驾培模式实现全覆盖》相关参考资料:
嘉兴能增驾的驾校、嘉兴二套房首付、嘉兴暑假培顺、嘉兴培顺班、嘉兴市宇培仓储、立秋驾培、驾培新闻、泰州驾培、驾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