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到微信或微博。
_2016-05-1911:57来源:温州商报商报讯(记者徐再杰通讯员金向永)昨天,市运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进多项机动车驾驶培训便民服务举措,包括“先学后付”模式年内全覆盖、9月底完成学驾APP建设等。
据了解,2014年7月,市运管部门率全省之先推出“先学车后付费”驾培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员可通过网络预约专属自己的学车时段,上车即学,学完就走,课后付费。每个教练专带一位学员,如果学员不满意,还能更换教练。目前,已有55所驾校推行“先学后付”驾培模式,受到学员欢迎。前不久完成驾考的刘玉欣说,她之所以选择“先学后付”模式,是因为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且分期付款的方式也帮她减轻了经济压力。
市冶金驾校校长童益众告诉记者,他们是最早实行“先学后付”模式的驾校之一,目前已有1400多人通过该模式完成学考。“通过支付方式的改变,评价机制的改变,使学员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从而倒逼驾校提升教学和服务质量。这种模式如能全面铺开,将有助于提升整个驾培行业的服务水平。”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驾校85所、教练车6496辆,培训能力已充分满足全市学驾需求。2015年,全市学车人数为184208名。
“在培训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应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多做文章。”市运管局驾培处处长陈用银介绍说,年内全市所有驾校都要启动“先学后付”模式,且教学车辆覆盖率不低于30。其中,22家驾校实行“先学后付”教练车辆全履盖。此外,年内还将实现网络管理平台分层建设与计时系统升级全覆盖和国标达标全覆盖。“至今年9月底,驾校场地面积及绿化率、教学设备、服务设施、人员配置等均要达到国标要求。管理部门将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年度停止招生、教练车增减备案、许可期满续期审核和年度信用考核等办法促进国标达标工作落实。”
记者了解到,运管部门将逐步对全市驾校终端计时系统、服务平台、行业部门管理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和分层建设,对学车合同、培训记录单等实行电子化传送,并利用互联网 技术,推广APP预约培训功能,完善学员评价制度。一款包含培训预约、服务评价、付费等功能的APP将于9月底推出,为学员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在残疾人驾驶培训方面,娄桥驾校将再增加2辆残疾人培训教练车和2名专业培训教练员,以满足和方便残疾人的学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