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变化是学时实际上延长。大连某驾校负责人表示,在未执行计时培训之前,因没有设备监管,所以培训学时得不到保障,大多仅40多个学时。新政出台后明确了培训总学时,采用设备监控以保障正常教学学时,其中C1驾照培训学时为62学时,C2驾照培训学时为60时学时,使得培训学时实际上延长了。
以手动挡C1培训为例,62学时中包括4项培训内容,其中科目一为12个学时,科目二为16学时,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曲线行驶、定点起步、直角转弯等内容;科目三为24学时,外路驾驶不得少于300公里,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科目四为10学时。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74所驾校,其中50余家已安装计时终端,具备培训资质。11月1日后,仍未安装计时终端的驾校暂停招生和受理其一切业务,驾校历史学员仍可继续培训。
同时,已经报名的学员依旧按照原来的标准进行培训,只有11月1日起正式实行计时培训后报名的学员,按照新大纲要求进行计时培训。
调查:驾校涨价千余元自愿报名计时培训
在新政出台后,驾培市场又出现怎样的变化了呢,记者近日先后咨询多家驾校了解到目前驾培费用普遍上涨。在新政出台之前,市内驾校最低报价一度达到2800元左右,普遍在3200元以下,有市民在2018年1月报名某驾校,所有费用共计约3000元左右。
而目前该驾校报名费用在4100元左右,上涨了千余元。一位驾校负责人表示,涨价主要是学时受到监管后,驾校教学成本增加,因此整体价格有所提升。
同时,多数驾校明确一次性交费将包括所有费用,只要所有科目一次性通过,将不再另收取费用,如完成学时后,学员考试未通过,则采取计时收费的方法。一家驾校表示,在学时完成后,学员如想加强练习,也可采取计时培训、计时收费,但均为自愿培训,不强制收费。我们教练有两台车,一台可免费练习,但需要提前预约排队练习,另外一台是计时培训。该驾校表示,计时培训项目均采取自愿交费,不包含在规定的62学时内。
同时,计时培训收费也分为不同形式,以科目三为例,部分驾校采取学时收费方法,即1小时收取200元费用,另外一些驾校则采取单次计费,即在规定线路上跑一圈收取费用,其中白天为100元/圈,晚间为50元/圈。
吐槽:免费学3圈后交50元钱跑一圈
驾校计时培训新政出台后,在民意网上,有多位市民对此提出疑问,11月1日后,在交通局、物价局的留言页面上,有关计时培训的留言多达十余条。市民留言焦点集中在驾校以计时培训为由,额外收取费用。同时部分驾校早在新政出台前便开始执行计时收费,甚至部分一二年前报名学车的学员也被收取计时培训费用。
一位市民在民意网上留言表示,2017年5月报名学习,同年跑完了外路300公里。最近通知准备科三考试。考试之前需要练习时被告知练一圈收费60元,跑了一次花费了700元。
还有市民留言表示,2016年报的交通驾校,现在学科目三,驾校告诉学员科目三只能免费练车三圈,之后每圈50元钱,而且老学员交费是有600公里的费用,新规定改了不跑了,也不退钱。
网友暖阳表示,自己于2016年报考驾校学车,是一次性收取费用,现在驾校通知学员科目三改了新规,取消了600公里和300公里培训,只可以免费跑3圈线路当作培训,剩下的按照圈数收取费用,1圈是50块钱可以跑3公里,仅学车9公里。想要训练还要再重新交高额的培训内容,相当于交了两遍钱。
市民韩女士2006年报名一家驾校,今年才考科目三,年初时曾免费学习跑了300公里,考前教练安排联系,结果3条考试线路各免费跑两圈,再练习就一圈50元,迫于无奈,她花钱跑了6圈。
市民王先生表示,以前报名还没有实行计时考试,现在学校强制老学员签合同,然后收取费用,让学员再次交钱练习科目三考试,60元练车一次,学员一天能练习六七次,差不多每天要交四五百元。并且有的教练为了钱,教学心不在焉,就想学员多来练习多收钱。这样下去,驾校就强盗了。这位市民留言说。
回应:召集驾校要求公示计时培训价格
纵观市民在民意网留言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一是自今年9月以来,部分驾校历史学员被要求按照计时培训方式交纳练习费用;另外一点是计时培训价格的问题。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前曾对市民反馈进行过了解,并开展过相应工作。
针对第一个问题,价格主管部门表示,日前,价格主管部门已接到部分消费者投诉,对于驾考新大纲及计时培训是否适用于历史学员的问题,不属于价格问题,不在价格部门监管范围。
同时,价格主管部门表示,驾校、学员双方应严格履行培训合同或协议,如消费者认为驾校存在违反协议收费的行为,可以拨打12345投诉,价格主管部门将及时调查处理。
针对计时培训价格的问题,价格主管部门表示,目前驾培市场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定价,消费者自主选择。在今年11月初,计时培训新政出台不久,价格主管部门立即召集全市大约30余家驾校负责人,针对价格政策及相关问题进行集中宣讲,并要求所有驾校在11月底前,对计时培训收费具体内容进行公示。截至目前,各大驾校已在醒目位置进行了公示,消费者可根据价格自主选择。
记者电话采访到大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中心,针对市民留言,该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历史学员仍按照原有培训标准学习,对于历史学员再次收费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应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驾校已完成教学大纲既定培训内容,考前向学员收取练习费用属于市场行为,收费是否合理,不在其监管范围内;其二对于未完成教学大纲既定培训内容,向学员收取费用的驾校,驾培中心将责令其完成培训内容。
建议:确保教学质量计时培训需监管
目前驾校也面临难题,主动权掌握在教练员手中。大连某驾校负责人表示,培训费用是驾校与教练双方共同收益,不排除教练员为了争取更多利益,教学不认真的可能性,从而在常规学时外,尽量增加计时收费培训。
那么,驾校实行计时收费,如何保障学员利益,怎么监督教学质量?一位市民在民意网上留言建议,首先,制定格式合同范本。应强制驾校与学员签订合同,细则中规定学员每次考试不过,应责任分担显示公平,学员个人承担50-60学费,驾校、教练应当退赔40-50部分学费,用经济手段来制约驾校,教练,既保护学员利益,又保护驾校教练成本。
其次,驾校训练车应安装监视视频,监督教练教学质量,保护女学员个人安全。对电子考试中发生错判能够提供证据,维护学员利益。
驾培市场已经进入寒冬,亟待加强监管,重振市场活力。上述驾校负责人表示,据统计,2018年市内驾校报名人数已锐减到5万人,人数不足2014年的四分之一。该负责人认为,学员存在个人差异,在教学上或许会出现不同进度,但对于教学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该负责人建议,首先应制定培训标准,在监管培训学时的同时,应加强教学质量监管。让学员了解教学内容,从而对教练工作有所评判。
其次,推行先培训后付费的模式。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在国家和我省的相关文件中均有所表述,目前先培训后付费并非强制执行,没有硬性规定。该负责人建议,应严格执行先培后付模式,根据培训效果选择付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建立评价体系和淘汰机制。依据通过率、合格率等方式对驾校、教练资质进行评定,对不达标的驾校、教练提出整改意见,建立淘汰退出机制。
来源:大连新闻网
编辑: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