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14年,连科目二都没过,最后决定弃学,驾校校长请客送别;一女子考了19次科目二,花了1.3万元,拿到时,当场失声痛哭。这里边的故事值得回味,女子考驾照真的这么难?还有那些拿到驾照的,她们真的就是“马路杀手”吗?
事件:
女子学车14年依旧没拿驾照校长请客为其送别
“学车这种事,真的是不能强求啊,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开车。你决定不学了,我也放心了。”武昌中北路某驾校的张校长,握着网友王女士的手,松了一口气。
王女士今年40岁,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2001年3月,她在这家驾校报了名,并很快通过科目一考试,但科目二怎么也过不了。从2001年到现在,王女士已经交了5次学费,每次都只是考过了科目一。“这14年来,我都是在这家驾校学车,教练换了好多批,校长也换了,惭愧的是,我这个‘最老’学员依然还在。”王女士说,不管她怎么努力,可倒桩就是练不好。
王女士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奇葩女司机”的视频集锦,突然意识自己真的不适合开车。于是,她果断跟教练说,不想学了。校长一口就答应了,并马上退回学费,“如果你这样的技术考到了驾照,我会觉得对不起社会,你决定不学太好了,我请你吃饭。”[详细]
女子驾考19次通过拿到驾照后失声痛哭
据报道,2012年8月,小朱第一次报名到驾校学车。听同事说,交了6000元学费就能拿到驾驶证,她不禁怦然心动,和3个同事加入到驾考大军中,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一次性过关。事情没有小朱想的那么顺利。
2014年,10次考试机会用尽,小朱仍没能考过科目二,她只得再次到驾校报名。而这一轮驾考,在考了9次后,她终于成功考过科目二。
拿到驾照后,小朱痛哭流涕。她说:“这是喜悦的泪水,也是酸楚的泪水。”历经两年、19次尝试,她终于拿到了渴望已久的驾驶证,除了时间和精力,她也为之支付了报名费、补考费等各种费用共1.3万元。[详细]
点赞:
女子学车14年不成选择放弃是对社会负责任
段思平:对于王女士来说,如果其非要坚持做自己不适合的事,大可继续与自己较劲下去。但以她的“开车天赋”,就算某一天侥幸拿到,上路之后也不免成为“马路杀手”。因此,她出于良知从来不钻空子、不走捷径,出于自知之明主动放弃,并非怯懦无能,而是对自己与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王捷:王女士的选择放弃是对的。其实,人生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放弃。比如,当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通过一再努力仍然达不到,就要反思选择是不是错误的,继续下去会不会有结果?经过认真仔细考虑之后,要坚决果断学会放弃,并重新选择人生道路,只有矫正了人生道路,坚持走下去才有收获。
杨朝清:有安全、有品质的生活,既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伸展,也离不开公众对价值理性和良知的守卫。明知有所谓的捷径可走,明知有所谓的空子可钻,却不为所动,保持对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敬畏,正是“14年未拿驾照”带给我们最大感动。[详细]
也有批评:
真正的看点不在“放弃”,而在于缺乏真正的恒久的“坚持”
窃以为,王女士的放弃其实骨子里也应有诸多的不舍与不甘。她的自我感言其实带有自我解愁的味道,类似苦恼人的笑。如果读者信了这样的“励志”恐怕也是一种误导,毕竟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负面典型”,因此,其真正的看点不在“放弃”而在于缺乏真正的恒久的“坚持”。
就在日前,成都驾考“女考霸”连考19次科目二拿到后痛哭的新闻被网友热议。该“女考霸”的励志倒是值得王女士学学,人家能过想来王女士也应该可以过考!
王女士的考不过其实与自己的努力不够和驾校的教有很大关系。她科目二过不了,一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练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方向感特别差,只要遇到突发情况就丢掉方向盘捂着眼睛,急得教练直叹气。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过关?方向感差也是缺乏练胆和练心理素质所致,只要教练做到因材施教,诲人不倦,配以王女士自身的刻苦求学就一定能过关。笔者以为,“最老”学员的拜拜驾校不是一种明智,而是一种自我妥协的贸然放弃。对她的失败,她自己与驾校都该反思。[详细]
疑问:
女司机:被妖魔化的“马路杀手”?
数据显示:男性驾驶事故比例高于女性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男性开车优于女性,但记者通过搜集到多份调查结果显示——女性驾驶员在比较严重事故方面的表现,比男性驾驶员要做得好得多。
该份数据以2007年的北京为例,当年北京有139.8万女性驾驶员,占全体驾驶员总数的30.7。然而,女性驾驶员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一般事故(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与轻微事故相对,总共176起,仅占一般程序处理事故总数的3.3。而造成了死亡的重大和特大事故中,女性肇事24起,死亡24人,分别仅占当年事故总数、死亡人数的2.2、2。换言之,肇事事故死亡人数仅约为男司机的50分之1。这与女司机是“马路杀手”的结论完全相反。
同样,一份发达国家的研究也表明,女司机通常造成的严重事故要比男性少。在发达国家,男司机大概占了总驾驶量的65左右,女司机为35,但女司机要为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负责的比例,仅在25左右。而平均来说,同样里程的驾驶,男性驾驶员发生致死事故的可能性要比女性多46。[详细]
解惑:
女司机制造的传奇事件,你知道背后的科学道理吗
心理学:女性注意广度窄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汪永光博士,并不认为开车比男司机差。“就开车这项技能,没有性别差异。只是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处置起来有性别差异。”
汪永光介绍了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做“注意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就是俗称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汪永光说,从心理学角度的研究看,这个能力通常男性好一点。这就好比相机镜头,如果女人是标准镜头;男人就是广角镜头。
脑科学:男人车感普遍更好
英国BBC纪录频道,曾经联合神经科学家,对英国50万男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女最大的差异,在视觉空间感方面。在这一方面,男性平均成绩比女性高出40。
科学家团队请没有接触过大型机械操作的四男四女,分别现场学习操作挖掘机,使得机械爪子能提起一桶水,把一个鸡蛋从桌子上抹到地上的篮筐里。这项技能需要手眼协调、以及比较强的视觉空间感。
结果男性基本上全部做到了,甚至做得特别好的没有一点水溅出,鸡蛋也没有碎。女性中除了一人做到这一点,其他女人不是把水桶撂了个底朝天,就是碰不到鸡蛋。
交警:有的女司机真是神逻辑
杭州交警拱墅大队团支部书记范灿林,有8年的路面执勤经历,他说如果给交通事故分类,那么机动车跟电动车发生事故中,女司机所占比例多得多;但是比较大型的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多发生在男司机当中。
这和欧美机构的数据调研结果是完全吻合的:女司机的小事故率比男司机高,但严重事故率比男司机低。男司机自信,认为自己在路面上游刃有余,比如变道超车,就可能发生大事故。
“但是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基本上都由女司机创造。”范灿林说。[详细]
警惕:
这些开车陋习女神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那么,中到底会有哪些坏毛病,容易造成事故呢?
●方位感差,容易迷信导航——出行前,应提前做好功课,尤其是上高速。否则,导航一旦出错,在交叉路口,就会犹豫,很容易发生事故。
●开车时戴手套,穿高跟鞋——有些女司机爱美,在开车时习惯戴上尼龙手套,因为怕长时间握方向盘会将手磨出老茧或把手晒黑。而事实上,尼龙手套滑手易发生方向盘操控意外。另外,穿高跟鞋、雪地靴等厚底鞋,导致踩刹车不灵,一直是女性开车的大陋习。
●座位离方向盘太近——很多女司机喜欢把座位调的与方向盘很近,生怕脚底够不着刹车和油门。而事实上,身体离方向盘太近,打方向盘可就没那么灵活了。
●披头散发开车——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自然是极美的,不过劝你开车时把长发给系好,披头散发,容易遮挡视线,万一遇上紧急情况,可麻烦了。同时也要注意,女司机在车内放置的毛绒玩具、挂件,也应放置在不影响视线处。
●要多熟悉汽车构造——一些女司机在情况紧急时,容易将油门当成刹车踩错了,建议多熟悉车辆构造。另外,有的女司机开车时往往只关注正前方,不习惯利用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也需勤加练习。[详细]
结语:
社会快步向前发展,私家车也越来越普及,变身司机的人数应是只增不减。开车出行,安全第一,考取理所当然要经历严苛的把关。女司机为什么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就像一位交警所说:“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基本上都由女司机创造”,或许和这个原因也不无相关。其实,不论是学习14年后放弃考试,抑或是坚持考试19次拿到驾照,每个人选择的前提都应当是为自己、为他人的安全负责。
编辑/邵贝真人民网陕西频道编辑部出品
原标题:女子14年依旧没拿驾照说说关于女司机的那些事儿)《女子学车14年依旧没拿驾照说说关于女司机的那些事儿(全文)》相关参考资料: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武林那些事儿、官场的那些事儿、初中那些事儿1、皇帝那些事儿、天庭那些事儿、英国那些事儿